电竞博彩

电竞博彩|电博概况 |师资队伍|招生信息|党群工作|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学生工作|培训工作|校友工作|纪检工作|办事指南|ENGLISH
 
 通知公告 
 重点学科 
 科研平台 
 重要文件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电竞博彩>>学科科研>>通知公告>>正文
 
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坛第405讲暨电竞博彩 “风华浙东大讲堂”第75讲 博物体:一种中国特色的生态概念与模式
2024-04-26 08:36   博物馆专业硕士点

2024424日,彭兆荣教授在东校区10号楼电竞博彩 作了“博物体:一种中国特色的生态概念与模式”的专题讲座。该讲座为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坛第405讲暨电竞博彩 “风华浙东大讲堂”第75讲。

在本次讲座开始,彭兆荣教授首先通过福柯的《词与物》指出了做人文科学研究的七字真言:词与物 、知识谱系。即做学问首先从关键词来源演变入手,进而分析与关键词相近的词语,构建知识谱系。借由这个思路,彭兆荣教授首先指出中西方博物学来自不同体系,中国自古便有“博物”的概念,也有完整的博物学体例。直接借用西方“Natural  history”一词来解释中国博物学,无疑将我国博物学传统置于西方学科体系下。继而剖析了双方各自博物学的发生,西方的博物学产生于大航海时代,是为了认识更多事物,使事物与其原来的脉络分离,仅以肉眼可见的特征为基准进行分类、排列、整理。概言之,西方的博物学指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包括天文、地质、地理、生物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部分内容。而我国自古就有“博物”(包括概念、分类、文体、知识相融合的“博物体系”)。从现存的材料看,殷商时代的甲金文就具有这一特殊的“博物”雏形,直到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了正统的“经史子集”知识分类,使“博物”从属于正统的分类体系,或者成为正统分类的“补充”。为人熟知的最早以博物志为名者当属晋张华(232300)的《博物志》。中国的博物、博物志、博物学原为正统经学的“异类补遗”;大抵属“乡土知识、民间智慧”之范畴;颇符合今当下“活态文化”之说。同时,它又是一种特别、特殊、特定的表述体裁。


借由上述对中西方博物学来自不同体系的探讨,我们发现当我们用中国传统的“博物”概念去翻译、对应、阐释和套用西方的“博物学”、“博物馆”时,是会造成误解的。

以博物馆为例,从西文词语的考释可知,Museum的出典有两个潜匿的意义和指喻:词语上源自古希腊的缪斯(Muses)——专门掌管诗歌、艺术和科学的女神。Museum有一个重要的指喻,即与“记忆”联系在一起;缪斯的母亲正是记忆女神。所以,无论是从博物馆的字源考据还是意义考述,“记忆”都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性概念。在西方,博物馆理论沿着自己的知识传统,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有着完整的理论谱系的博物馆学,虽然它与Natural history有些历史关系,却不是同一物,博物馆是我们的文化景观中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它们形成了我们对历史和自身最为基本的设想,在西方,有关博物馆定位的论述大致有以下几种为代表:1、圣地的理念。2、殖民主义范式。3、资本价值。4、后博物馆。5、发明遗产。

我国的博物、博物学具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中国的文化本质上讲究“天人合一”的和谐。所以,彭教授认为,从我国博物学的历史、理念和实践来看,更适合用“博物体”的概念,我国博物体与区域和生态认知体、知识体和实践体相结合,主要包括三种含义:一、区域文化的特殊体系;二、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体认;三、一种中国特殊的表述语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核心是生命体验和身体实践,即人的主体和客体相融洽。这与西方博物馆模式中的主客体二元分离不同。我国的博物体,人、物、身体、环境、地方知识、民间信仰等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并没有根本性的分离,也不需要另外建立一个独立的空间去展示某一类器物、技术。

最后彭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升华,他指出中国现在博物馆(学)的发展主要贯彻、实践的是西方的理念、西方的理论、西方的知识、西方的模式;而我国传统的博物学分类、博物志知识、博物体价值和实践范式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彭教授呼吁要重视中国特色的博物学传统。博物体践行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弘扬,而且对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具有特殊意义,对第三世界也会产生样板性作用。


主讲人简介

彭兆荣,厦门大学一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法国巴黎大学(十大)客座教授,巴黎大学(索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人类学系高级访问教授。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参加“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缔约国政府间特别会议”,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草案”。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B)中国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与旅游融合协调委员会专家”。福建省文化名家。主编 “人类与遗产”、“厦门大学人类学文丛”、“文化遗产教材丛书”等6套,出版专著30多部(含合著),代表作有《生生遗续 代代相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研究》、《文学与仪式》、《中国艺术遗产论纲》、《重建中国乡土景观》、《饮食人类学》、《旅游人类学》、《遗产:反思与阐释》、《人类学仪式理论与实践》、《师说人类学》、《文学民族志:范式与实践》等。在国际国内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电竞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