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始建于1956年,是宁波大学办学传统最悠久、人文积淀最深厚的文科专业之一。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03年获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宁波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层次均衡、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现共有专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1人,45岁以下教师25人。学科共有省151人才4人、省高校领军人才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宁波大学浙东青年学者2人。学科带头人傅道彬教授为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典学与早期中国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首席专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入选人员”,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学、文艺理论等。
近年来,本学科获得各类科研项目1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8项。获得各项奖励21项,其中教育部二等奖1项、省政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音乐研究》《文学遗产》《外国文学研究》《中国语文》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50余部。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品行优良、专业扎实、能力突出的本、硕人才,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优势明显。近年来,多名学生考取高校博士研究生;在就业方面,学科有常态化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对于已毕业的学生,学科定期与相关就业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入职情况及工作表现。本专业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总体满意度高,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0.38%、97.73%、93.88%。同时,学科积极开展与国际高校合作,通过学校选派项目,过去三年共选送数十位研究生到国外高校交流学习。
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电竞博彩
举办浙江省高校中文教指委工作例会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论坛
目前中国语言文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二级学科方向。另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
01 文艺学
设有三个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论、西方文论。研究内容主要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发展与演变;中国现代文论的转型与建构;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的比较研究等。开设有《比较诗学》《文艺学经典文献选读》《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中国文学批评专题研究》等课程。本方向主要研究人员有尹德翔教授、梁庆标教授、葛体标副教授、薛显超副教授、周景耀副教授、程景牧博士、朱晔祺博士等。近年来,申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代文论研究文献辑录、学术史考察及数据库建设 (1911-1949)》(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宋诗学发生研究( 1908—1978)》(一般项目),《本土视域下的近代中西文学关系研究(1840—1898)》(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学科学项目《南朝礼学与文论研究》(一般项目)《“新好莱坞”文学改编研究》(青年项目)等多项。
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设有三个研究方向:词汇语法、语篇语用、汉语教学。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篇章、修辞,汉外语比较,汉语母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等,开设有课程《中国语言学史》《社会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修辞学》《语法化文献研读》《篇章语言学》等。本方向主要研究人员有聂仁发教授、阮咏梅教授、何清强教授、王晓辉副教授、李晓琴博士、夏焕乐博士、蔺伟博士等。近年来,申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汉英语言对比和中西哲学比较的汉语本体语言观构建》(后期资助项目),以及浙江省哲社项目《汉语换言构式的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研究》(青年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统中文专业向新型“中文+”专业模式转化路径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一般项目)等多项。
03 汉语言文字学
设有三个研究方向:近代汉语、中古汉语、汉语方言。主要研究中古以来文献语言、俗字俗语以及吴方言、赣方言等,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年来突出专书、专类汉语词汇史研究及浙江方言研究。开设有《汉语词汇学》《训诂学》《音韵学》《方言学》《语音调查》《中古汉语词汇专题》等课程。本方向主要研究人员有宋闻兵教授、肖萍教授、田启涛教授、谢明博士等。近年来,申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文献词汇新质研究》(一般项目),《<甬言稽诂>校注及研究》 (一般项目),《中原音韵校本》(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宋前道经疑难字词考释》(后期资助项目)等多项。
04 中国古代文学
设有四个研究方向:先秦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区域文化与文学。在先秦诸子研究、欧阳修研究、苏轼研究、明清诗文研究、宋代词乐曲拍研究、明清小说与戏曲研究、宁波文化与文学、古代文学文献学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设有《先秦诸子散文研究》《北宋诗歌专题文献研读》《唐宋词研究》《明清文学思潮研究》《古典文学文献学》《明清小说研究》《古代戏曲专题文献研读》等课程。本方向主要研究人员有张萍副教授、杨凤琴副教授、敖运梅副教授、李慈瑶副教授、罗紫鹏副教授、孙宗英博士、林桢博士、张耀博士、吴雨辰博士、杨文钰博士等。近年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词体“长短句”生成原理研究》(一般项目),《欧阳修的日常生活与文学创作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古代<韩非子>接受史》(后期资助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清末民初小说作者述考》(青年项目)、浙江省哲社基金项目《以“乐节”为中心的词体“长短句”生成原理研究》(重点青年项目)等多项。
05 中国现当代文学
设有三个研究方向:20世纪文学思潮与流派研究、20世纪文学文类研究、20世纪作家作品研究。主要研究近现代思想与文学转型、女性文学、文艺民俗学视域下女性民俗与女性形象建构、20世纪小说与新诗、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及其方法与路径等。开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中国新诗研究》《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女性文学研究文献研读》等课程,本方向主要研究人员有张伟栋教授、毛海莹教授、胡苏珍副教授、陕庆副教授、章涛博士、李阳博士等。近年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作家身份意识转换与“人民文艺”历史建构的关系研究(1949-1966)》(青年项目),《章太炎国学论》 (后期资助项目)等多项。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拥有“中国古典学研究院”“现代诗学研究中心”“语言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教师队伍可以依托平台进行团队协作,发挥学科的优势力量,突出学科特色。目前本学科的研究重点与特色:
·古典学研究。重点以早期中国古典学写本研究、古典学理论研究、海外中国古典学研究、浙东文化文献、古代文论研究、文献整理研究等为研究重点。近年来,在先秦诸子学研究、《论语》研究、经学研究、海外汉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文艺理论研究》等期刊或在重要出版社出版,学界反响较好,特色已初步显露。为了进一步凝练、凸显学科特色,2023年率先在国内成立了宁波大学中国古典学研究院,以助推宁波古典学研究更好发展。
宁波大学中国古典学研究院成立论证会
·现代诗学研究。现代诗学研究为本学科研究特色之一,积累较丰厚,学术贡献较大,在现代诗学、文艺概念范畴、比较诗学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前沿,实力较强,反响较好。近年来,在现代宋诗学研究、近现代中西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论研究、现代小说理论、现代诗理论、电影研究研究方面取得一些具有突破性、创新性的成果,为学界所关注。在《文学评论》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为进一步突出特色,2019年成立宁波大学现代诗学研究中心。
宁波大学现代诗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百年学术:从王国维到钱锺书学术研讨会
·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浙江省语言学会等项目及学术团体为依托,以方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为重点研究对象,近年来在方言研究、古文字研究、外语教学等方面有一定学术贡献,取得较好成果。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大大推进了古汉语、浙江方言与文化研究。
宁波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承办训诂学与佛教文化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