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法国昂热大学旅游、建筑、服务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杜鹏飞(Benjamin Taunay)莅临电竞博彩,为旅游管理中法合作本科专业大三学生讲授《海滨旅游》课程。
Taunay老师的课程一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旅游与海滨之间的关联,旅游者之外的海滨旅游地促成要素以及对海滨旅游的西方模式能否移植到中国的思考。
在课程的第一部分,老师按照时间顺序,为同学们阐述了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海滨旅游的产生、发展、演变的三个历史时段,让同学们深刻地了解了欧洲旅游者对海水功能认知的变化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在海滨旅游地选择上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旅游活动的转变。为了加深同学们的认识,老师在大量欧洲案例之外,以澳大利亚昆士兰洲大堡礁附近的黄金海岸为例,让同学们观察这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地图,阅读文献节选,再畅所欲言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总结论点,最后汇总成提纲。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同学们对课程内容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而且也学到了解析文章的方法。
在第二部分,Taunay老师分别以马尔代夫群岛、法国朗克多克鲁西荣大区和日本为例,阐述影响旅游发展的因素,其中不仅仅包括旅游者,还有交通方式、人们的偏好变化、旅游地法律和政策、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等也会影响旅游地的演化进程。
第三部分,他以海南的万宁市和舟山的桃花岛为例,讲述了中国特色的海滨旅游现状。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海滨旅游是在20世纪初由旅居中国的外国人最先引入,而后影响到中国的经营阶层。由于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的海滨旅游当前的发展主要分两种模式,一是由当地政府来主导,通过政府的规划建设,吸引游客,如万宁;二是由当地居民自发推动,在形成一定规模后联合起来,例如桃花岛的村民先是于1990年代分散经营渔家乐,然后成立协会,实现协会领导下的自我约束和协同发展。相较于欧洲已经定型的海滨旅游发展模式,中国的海滨旅游始于当代,并受国情特殊性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与欧洲模式有很大差别,因此要想发展中国的海滨旅游,照搬复制欧洲模式并不妥当。
在《海滨旅游》课程的讲授中,Taunay老师为同学们解构了海滨旅游这个概念,让同学们知道了旅游与海滨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联系,而是有很多的要素蕴含其中。由于同学们明年即将前往去法国攻读毕业学年乃至深造硕士,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法国的学习环境和课堂节奏,《海滨旅游》这门课程并未配备中国老师全程翻译。当遇到同学们不认识的法语词汇或有疑问的知识点,Taunay老师会耐心地解释并举例子,确保大家都理解后才继续讲解。Taunay老师谙熟中国,中文流利,幽默风趣,很有耐心,他带领同学们初步接触全法语教学模式,为同学们今后在法国的学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