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就像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要在短时间内捕捉并挖掘到受访者发光的价值。”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董倩在宁波大学的采访中如是说。
12月12日晚,董倩应邀参加宁波大学“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主题讲座,为宁波大学全校师生作了《懂得自己,懂得我们共同的好奇》讲座。宁大沈满洪校长主持了讲座,且代表学校聘董倩为宁波大学兼职教授。12月13日上午,又到电竞博彩
演播厅,主持了二场面对面访谈。第一场采访宁波大学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院长刘艳(前农业部副司长),第二场采访电竞博彩
历史系、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钱茂伟教授,部分新闻学与历史学专业师生参与了现场观摹教学。访谈由陈剑平院士、钱茂伟教授共同策划的,既希望引进央视名嘴,扩大宁大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公众史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想尝试建立宁大的“面对面”访谈节目。
采访从一个关于角色定位的话题开始,通过董倩的引导,刘艳道出政府官员和学术研究者对于调查研究观测角度的差异,并详细分析了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的实况及目的。“从政府官员到学术领域的研究者,这种角色的转变让我能从另一个的视角去思考我们能为中国乡村的发展做些什么。”当谈到为什么选择在宁波大学开展相关研究时,刘艳坦言:“宁波的商业氛围十分浓厚,我喜欢它传递出的务实、创新的精神,这和我们的科研精神是相通的,也是一个曾经的从政者身份转变后想要通过实际的调查,多维度地反思中国乡村的需求。”
近年来,宁波大学越来越关注中国公众史学的研究。借助口述史、影像史来记录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公众历史角度来说,央视的《面对面》专题人物采访,无疑是一档经典的当代公众历史节目。董倩与钱教授的对谈,就是从《面对面》节目的公众历史记录角度来展开的。董倩肯定了这种将人物采访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总是想到那些时代的大人物,可小人物就不算历史了吗?他们同样是历史的见证者,通过采访更能记录当下,留下珍贵的历史证明。” 钱老师回顾了20世纪以来的历史研究,认为我们引入了西方的史学话语与体系,非常有成效,但与当代普通人之间越来越脱节,历史学面临着与社会难接轨的大问题,迫切需要全新的公众史学,使之与当代生活与公众更接近。董老师认为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但是我们传播的核心仍然是内容,无论形式怎么变,人心对人心的交流是不可能变的。董倩老师分享了对于历史的看法:“历史不是过去而是将来,过去的史料和当下的记录都是为了未来。”
采访结束之际,董倩老师提出立足于乡土、将历史与传媒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并对宁波大学新闻人才的发展表达了期待。钱老师认为历史系应该开办当代历史记录专业,大量招生记录当代历史的学生。董老师对此深表赞同,认为这些学生也可以成为优秀的记者。
陈剑平院士、宣传部、电竞博彩
、阳明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也观摩了访谈全过程。沈校长听说后,亲切地说:“董倩教授太敬业了,受聘次日就开始为宁波大学工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