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博彩

电竞博彩|电博概况 |师资队伍|招生信息|党群工作|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学生工作|培训工作|校友工作|纪检工作|办事指南|ENGLISH
 
 学院通知 
 院务公开 
 学院动态 
 视频新闻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电竞博彩>>学院动态>>正文
 
人文社科名家讲坛第279讲:何谓诗意译写? ——伊兹拉•庞德的中国诗歌和儒家经典翻译
2021-06-04 14:48  


6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终身研究员耿幼壮先生莅临电竞博彩,以“伊兹拉·庞德的中国诗歌和儒家经典翻译”为题进行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坛第279讲,电竞博彩 30余名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耿幼壮教授从庞德整理费诺罗萨遗稿一事入手,深入费诺罗萨《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书写文字》(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中的“表意文字法”。“表意文字法”为庞德的诗学思想、诗歌创作甚至整个的翻译活动提供了基础。通过运用这一独特策略,庞德对中国古代诗歌和哲学做出了最独特优美、也最武断离奇的翻译。

耿幼壮教授对庞德的诗意译写进行了阐发,以《长干行(河上商人妇)》和《落叶哀蝉曲》为例,耿幼壮先生带我们领略了庞德译文的独特之处。接着,耿幼壮教授对《孔子诗章》(Kung Canto 13)、《七湖诗章》(Seven Lakes Canto 49)等进行解读,围绕《诗章》中最早出现的“新、日、新、夏”4个汉字,耿幼壮先生旁征博引,将《礼记》《论语》原文和理雅各所做注释中的朱熹、郑玄、何晏等人的观点一一比较,做了极为精彩的阐发。

随后,耿幼壮先生论述了庞德乃至整个西方学界对中国文字认知的转变。庞德很长时间都认为中文主要是象形的文字,而轻视声音的层面。这与莱布尼兹到黑格尔的认知是一致的。经由方志彤的影响,庞德在晚年时注意到了中文跟声音的密切关系。藉此,耿幼壮教授将庞德的诗意译写、德里达的文字学理论、徐冰的“天书”系列和新英文书法联系起来,表明了其实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的声音和形象的对立。


在讲座之后,耿幼壮教授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且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师生们均意犹未尽、受益匪浅。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电竞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