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博彩

电竞博彩|电博概况 |师资队伍|招生信息|党群工作|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学生工作|培训工作|校友工作|纪检工作|办事指南|ENGLISH
 
 学院通知 
 院务公开 
 学院动态 
 视频新闻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电竞博彩>>学院动态>>正文
 
“风华浙东大讲堂”第11讲:古代文献解读中的“当代语感干扰”问题
2021-11-06 10:22 陈怡 

  2021年11月5日下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汉语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汪维辉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古代文献解读中的‘当代语感干扰’问题”的学术报告。讲座由中文学系主任聂仁发教授主持。


  汪维辉教授基于古代文献解读的视角提出学术研究需要注意到“当代语感干扰”问题,并以翔实严谨的论述给我们带来这种新的学术研究思路。汪维辉教授从“以今例古”现象出发,在语义、语法、语音、文字等层面列举诸多由于当代语感自觉、不自觉介入所导致的研究错误。如《孔雀东南飞》中“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严”“妆”同义,并非修饰关系;《诗经》中“无折我树杞”,“树杞”并非大名冠小名,而是“所树之杞”;李商隐《锦瑟》中的“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思”应读去声,“愁怨”之意;汉乐府《十五从军行》中“采葵持作羹”的“羹”实际上是“糜”到“鬻”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讹误;等等。

  汪维辉教授指出“以今例古”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当代语感干扰”,并进一步阐述了“当代语感干扰”的概念和如何克服“当代语感干扰”,鼓励大家多读多背古籍来增强语感。

  汪维辉教授观照古今,参考方言,考据严谨,极具启发性。讲座既有语言学家的学识,又具教学名师的风采。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电竞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