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微课专项赛圆满落幕,电竞博彩中文系副教授胡泽球老师荣获本次大赛文科组一等奖。其参赛课程《文学概论》,是宁波大学首批线上一流课程、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2021年宁波大学课程思政一流课程。比赛中,胡泽球老师从学科特点出发,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断打磨教学设计、完善教学理念。
为达到专业课程与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效果,胡泽球老师精准定位课程目标,提升教学实效。《文学概论》作为专业核心课,既包括对文学活动的理论探讨,又关乎人的感性审美和情感体验。针对不同学情和不同层次阅读体验,她以问题为导向,密切联系时代背景和政治时事,引导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并且,鼓励同学们:“文学艺术肩负弘扬人文精神的神圣使命,作为中文专业的同学,应当为自己的专业自豪、自信”,强化中文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此外,胡泽球老师加强内容设计,构建主题式课程内容。微课教学中,她精心设计每个章节的思政融合点。“文学来源于生活如何高于生活?”一节中,通过果戈里《外套》、卡夫卡《变形记》等文学作品分析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引导学生思考文艺创作的“求真精神”及其重要价值。“文学明明是假,为何让人信以为真?”中,讲述文艺史上的三种文艺真实观,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文学求真精神的本质,树立“求真”信念。“文学中,究竟是什么感动了你?”一节,从阅读体验出发导入问题,分析文学作品中经常感动读者的东西——“善”,从而阐述“善”的价值取向是人文关怀,进而表明弘扬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三个章节贯穿价值引导,在价值传播中蕴含知识底蕴,既体现了育人格局,又具有落地有声的针对性。
最后,胡泽球老师注重文本阅读体验,线上线下混合协同。线下利用小组讨论、情景教学、问题引导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线上使用课程平台丰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开设《缪斯的金羊毛》公众号,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搭建起体现学生智慧、展现学生审美和传递人文精神的平台。教学相长,学生的智慧结晶不断推动她往“深”处思考,往“广”处着眼,往“实”处教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胡泽球老师将思政教育融入《文学概论》教学的尝试,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展示了较高水平的教学风采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此后,学院将继续以赛促教,聚焦课程思政难点和关键点,推广课程思政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的优秀经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双向提升课程质量和育人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