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竞博彩
龚缨晏教授的学术论文《中国古代单幅“天下图”演变谱系》在《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发表,这是作者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外所藏中国古代单幅‘天下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文首次对古代中国单幅“天下图”的演变谱系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国外收藏的一些重要中国古地图进行了考证。对于浙东文化研究来说,该文以实例阐明了黄宗羲在中国地图学史上的贡献。
龚缨晏教授的论文着力从三个方面研究中国古代单幅“天下图”:通过细节考辨发掘特定地图的真实信息,通过分类研究梳理中国古代地图学史的内在谱系,通过理论反思剖析古代地图文化的主要特征。单幅“天下图”的演变谱系是:汉唐时期绘制在丝绸上,绘制者是高官重臣;宋代又被刻在立于官学中的石碑上,为科举考试服务;1550年左右出现了作为民间大众读物的“天下名胜舆图”,绘制者是底层知识分子,通过市场网络传播;1600年左右,从“天下名胜舆图”中派生出一种变异的新型单幅地图;清代,“大清万年一统”系地图成为最流行的单幅 “天下图”,直到清末民初才逐渐被以 “世界地图”为题的单幅地图取代。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地图学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并非按照欧洲模式演进。
《中国社会科学》被学术界誉为中国顶级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这是学院中国史学科教师第三次在该刊发表学术论文。作者龚缨晏教授是学院中国史学科负责人、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天一阁所藏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